欧阳修苦读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原文

欧阳修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母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④家借而读之,或⑤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⑥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资料图)

注释

孤:年幼丧父。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闾(lǘ)里:乡里。士人:读书人。或:有时。惟:同“唯”,只。务:致力。

译文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中贫困没什么财产,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欧阳修的母亲还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文章,让他学习写诗。等到欧阳修年龄大些了,但是家里没有书可以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里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写下来。书还没有抄完,就已经能背诵其中的文章了。欧阳修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于读书。他从小写的诗词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

文言知识

说“惟……是……”:这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固定格式。上文“惟读书是务”中,“惟”同“唯”,解释为“只”,“务”指“致力”,“是”无义,句意为“只致力于读书”。

又如,“惟耕作是务”,意思是“只致力于耕作”。“惟利是图”,意思是“只贪图利益”。“惟命是从”,意思是“只听从命令”。

人物介绍

欧阳修:(1007年一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被誉为“千古伯乐”,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唐宋八大家”中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

启发与借鉴

欧阳修苦读是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欧阳修的成才,不仅仅是因为他自身的努力,还有他的母亲善于教育,严格要求。“母以荻画地”也演化为成语“画荻教子”。

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家境的窘迫、生活的艰难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当然这也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