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代”的家庭接力

李梅家庭当选“江苏省文明家庭”

“核三代”的家庭接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

这是一个“核三代”家庭,从外祖父、外祖母开始至年轻一代,60多年风雨岁月,他们一直为祖国核工业的开拓和发展殚精竭虑,甚至辗转半生,奉献自己的才智与青春。

李梅,南京市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她的外祖父外祖母是“核一代”,国家核工业最早的建设者;她的父母是“核二代”,是国家三线建设的参与者;她的小家庭则是“核三代”,新时代核工业事业的接班人和传承者。近日,这个“核三代”家庭当选“江苏省文明家庭”。

核一代:

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贡献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核工业开始起步,为了祖国的需要,李梅的外祖父外祖母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核工业的开拓和发展之中。

外祖父张殿玺今年87岁,亲眼见证了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的经过,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1988年,张殿玺获得了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三十年”荣誉证章。

作为国家第一代核工业建设者,张殿玺曾是西北某厂的拓荒者之一,后来辗转西南和江苏仪征等地,无论在哪,他都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以老一辈核工业人“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精神,教育家人立足岗位,报效祖国。

如今,张殿玺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还时常教导子女:作为核工业人要有一份崇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他的谆谆教诲,始终激励着李梅一家人为核工业、为强核强国继续努力奋斗。

核二代:

辗转半生,为核工业发展添砖加瓦

李梅的父亲李振华、母亲张清,都是标准的“核二代”。他们从小跟着父辈四处搬迁,核工业基地一般都位于偏远地区,茫茫戈壁滩或是大山深处,是他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

耳濡目染下,李振华夫妇不仅从没有抱怨过成长条件的艰苦,反而对核工业建设者充满敬佩。后来,他们也相继投身核工业事业。

李振华是一名医生,核工业人跟着重大工程走南闯北,他就背着医药包一路跟随,驻扎在工地上。工程建设热火朝天,他在旁默不作声、一丝不苟地做好保障工作。现场工作者出现突发疾病或事故,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及时进行诊治和救助。

几十年的从医生涯,李振华辗转跟随西北、东北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救治的一线工人达数千人。

张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核工业工人,在核电建设现场驾驶往返工地和生活区的大巴车。她为人谦和,工作勤快,每天把大巴车内外清扫得干干净净,给建设者创造良好的乘车环境,并创造了驾驶上百万公里未出过一次安全事故的记录。

虽辗转半生,但亲眼见证祖国核工业的发展,是老两口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核三代:

强核报国,创新奉献

李梅的小家庭属于“核三代”。自幼受到父母熏陶,她对核工业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了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作为新时代的核工业建设者,她倍感自豪。

刚参加工作时,李梅在基层核电项目工作。同龄女同学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上班,而她作为一线员工,每天戴着安全帽、穿着沉重的劳保鞋,手持图纸或者测量设备出现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几年后,李梅又被调去负责市场开发工作。2021年春节前夕,当大家都在庆祝新春时,她还在西藏拉萨为工程项目做最后的谈判工作,回到家时已是除夕深夜。对李梅来说,加班加点工作已成为常态。

李梅的丈夫关美洲在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因工作需要,被调去外地。李梅一边忙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和老人,忙里忙外却无怨无悔。夫妻俩一起为新时代建设核工业强国的使命奉献自己的青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