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讯息:走近南京科技人:点亮精神火炬 传播科学薪火

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记者走近南京科技人

点亮精神火炬 传播科学薪火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


(相关资料图)

编者按:昨天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是“点亮精神火炬”。在南京,有这样一批科技工作者,或常年埋首实验室,或长期奔走田间地头,或活跃在科普教育最前沿。在这样一个属于科技工作者自己的节日,让我们一同走近南京科技人,看他们如何在岗位上点亮精神火炬,向光而行,为推动时代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研究小真菌,服务大目标

地点: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5月30日上午9时,走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实验楼,套上白大褂,副研究员李子波的一天就开始了。这一天对他而言,和每一个扎进实验室的日子没有区别。

“最近在做的实验,通俗来讲就是真菌‘吃’硅酸盐矿物。需要重复培育真菌,然后观察它对矿石的影响。”李子波一边将培育了24小时的三块样品放入扫描电子显微镜,一边耐心向记者解释:“这个设备相比于一般的光学显微镜,最多可放大到几万倍,还可和其他仪器联用,同步完成多个分析测试,不用更换仪器。”

真菌“吃”硅酸盐矿物有何用处?李子波说,部分硅酸盐矿物里的化学物质可以和二氧化碳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固碳的作用。但是硅酸盐矿物表面极容易老化形成富硅的改变层,相当于给矿物包上了一层“隔离衣”,外界物质和能量难以与新鲜矿物进一步交换,基于增强硅酸盐矿物风化固碳的反应也会随之终止。依托顶端生长和分泌大量草酸的特质,真菌菌丝可从物理、化学两方面双管齐下,破坏硅沉淀,穿透那层“隔离衣”,加速固碳反应,该作用机理服务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潜力巨大。

李子波话音刚落,仪器连接的电脑显示屏中已清晰地显现出了一块样品上的真菌菌丝、孢子身影,在菌丝周边,矿物被“吃掉”后的小坑、小沟清晰可见。鼠标轻点,样品化学成分及比例也列表显示出来了。

李子波表示,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的理论发现意义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服务碳中和,还可以在医疗、地球演化、寻找外星生命等领域发挥作用。他的另一个研究方向便是天体生物学。

“我所在的实验楼就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旁边,实验的间隙或者有时候遇到困难了,特别喜欢去李四光先生的办公室看看,到那就感觉心静下来了,仿佛能看到老先生坐在那里工作,然后抬起头和我说加油。”李子波说。

探索新赛道,大数据“护航”健康医疗

地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

5月30日上午8点半,徐晓岚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位于江北新区的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一头扎进数据开发室和机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29岁的徐晓岚正带领着一支年轻的团队,日复一日只为做好一件事——将全省8000多万人及3万多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公卫医疗数据进行汇聚、梳理、分析,通过开发出不同的平台和工具,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转化应用的更多场景。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其应用发展将带来健康医疗模式和生命健康产业的深刻变化。”徐晓岚举例介绍,目前,中心正在探索“人工智能+医疗”项目,并成立了项目组,通过数据的转化应用,嫁接人工智能技术,训练出一个辅助诊断的模型,病人只要将症状输入该模型,就能自动生成诊疗方案,辅助医生决策。

在辅助企业新药研发方面,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转化应用能大幅节约时间。徐晓岚介绍,目前,中心已经对接了100多个项目,其中有10多个项目已经落地,“不过,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问题是必须要攻克的难关,企业使用数据要做到‘可用不可见’,所以首先要给数据‘脱敏’。”

所谓“脱敏”,就是给数据脱去敏感信息,保护每一位患者的隐私。为此,徐晓岚带领团队进行了科技攻关,12人的小组分工协作、加班加点,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开发出一套系统,为数据安全加了一把锁。

在数据开发室忙碌了3个小时,已经临近中午下班,徐晓岚回到自己的工位上,上网浏览行业资讯,其中就包括大数据转化应用的前沿技术与最新文献。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转化应用是一条全新的赛道,南京在该领域处于全国领先,但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徐晓岚表示,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时刻不忘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理念、模式、技术,才能让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转化应用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蹚出一条大道”。

扎根科技小院,让中国梨越来越好吃

地点:江苏湖熟梨科技小院

5月30日上午9点,38岁的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殷豪头戴遮阳帽,脚踩黄泥巴,已经在挂满梨果的果园里忙碌起来。在编号1067的梨树前,他指导2名研究生,“这株梨树抗病性能表现不错,采点样本回去做分析。”

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梨科技小院,是2022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联合认定的科技小院,由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总面积106亩,共收集来自中国、日本等世界梨种质资源1400多份。

殷豪的研究方向是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创新,还有梨性状研究等,通过聚合育种技术培育出“抗病强,好种好看又好吃”的新品种。

“梨树不像水稻、小麦那样一年一熟或一年多熟,因此新品种培育时间更加漫长。”殷豪介绍,在新品种培育时,他们选定一株梨树作为父本后,需在当年春天采集其花粉,与另一目标性状的母本进行杂交授粉,再将其套袋,避免其他花粉材料污染。待果实发育成熟,得到杂交一代种子,种下去,至少3—4年后,这株梨树才会开花结果,也就是到第4—5年,研究人员才能得知他培育的新材料有没有达到预期。筛选出符合目标性状的株系,研究人员还需再继续观察、评价2—3年,确定其性状稳定后,才会从中挑选“优株和优系”进行下一轮区域种植试验。再经过2年,通过区域试验的优系可进行新品种申报,通过审定的新品种才能推广种植。此时距研究人员筛选第一代父本和母本已经过去约13年。

2012年,团队率先绘制完成了世界第一个梨全基因组精细图谱,不仅明晰了梨家族的“亲属关系”,还将梨的起源、驯化和变迁历史追溯至几百万年前,为梨家族描绘了一个完整详细的“族谱”。

有了这份图谱,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品种培育进程大幅提速,近年来先后培育出夏露、夏清、宁早蜜、宁酥蜜及宁霞等6个新品种。“早年我国的梨大多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渣,那就是石细胞,现在,梨肉正变得越来越细腻。”殷豪介绍。

创造细胞培养肉行业“多项第一”

地点:南京国家农高区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5月30日上午9:40,周子未来CEO丁世杰博士见完一批设备供应商客户后,迅速穿上白大褂来到实验室,继续细胞培养肉研发。在一台小型生物反应器旁,丁世杰仔细查看显示屏数值,“溶氧量是不是太高了?你们注意观察,一定要控制好溶氧量!”询问生物工艺部门团队当天的研究计划和思路后,丁世杰转身又来到另一间实验房,透过显微镜全神贯注查看培养皿内的细胞肉成长情况,“用于分化的细胞密度还不够,要控制好变量,这样结果才准确。”

在中国细胞培养肉领域,周子未来创造了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缔造者、国内首家且规模最大的细胞培养肉全产业链生产研发平台、国内唯一能够实现百升级规模的培养肉公司。

耀眼的成绩背后是数不清的“失败”。丁世杰与记者分享了其中一个小故事,团队在对种子细胞进行悬浮驯化培养的时候,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失败。“培养的细胞要么死亡,要么就一直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一直不生长。”在不断总结失败教训后,团队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悬浮驯化的工艺参数,最终攻克技术难题,在百升级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自研无血清培养基、自研独立驯化的种子细胞的无载体悬浮培养”。丁世杰从2012开始细胞培养肉研究,回顾11年来的科研历程,这样的“失败时刻”不在少数,“这就是科学,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没有不断的试错,就没有后面的成功。”

在丁世杰看来,科学精神除了不怕失败,更要不服输。细胞培养肉在国内起步较晚,在“细胞培养肉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生物反应器核心装备”等方面,存在较多“卡脖子”的技术难点。丁世杰介绍,周子未来2019年成立,如今已集聚了30多名全职研发人员。

按照规划,预计3年后,周子未来有望实现更大规模的培养肉生产,从而实现对现有动物蛋白的补充,给消费者更多的产品选择,推动我国细胞培养肉产业的发展。

建立全球首个湖泊中尺度通量观测网

地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大楼

5月3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大楼219办公室内,大气环境中心执行主任肖薇教授正紧盯着电脑屏幕,进行教材《边界层气象学基本原理》的最后修订工作。219办公室对面,肖薇的同事胡凝和几位研究生也在忙着温室气体分析仪器的调试工作,不久后,他们将带着这套设备前往杭州监测点,开展为期3至5天的对比监测工作。作为大气环境中心的成员,肖薇和团队主要以陆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人为活动影响下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物理气候的相互作用研究。简单来说,他们关注的是地面跟大气交换的过程。

湖泊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污染物扩散、局地天气气候和温室气体循环。“我们组最具有标志性的研究工作就是建立了‘太湖中尺度涡度通量网’,这是全球首个湖泊温室气体中尺度通量观测网。”肖薇介绍,为实现湖泊物质和能量通量的长期连续、无干扰的监测,准确评估湖泊对气候系统的影响,量化其对大气温室气体的贡献,团队自2010年起在太湖这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依据不同的神态功能区,建立了包括6个观测站点在内的中尺度涡度通量网,实现了多方法、多气体的高频连续观测,至今已经积累了近13年的观测资料。

为什么要在太湖组网建站?肖薇解释,因为太湖分成藻型湖区、草型湖区和过渡湖区等多个生态功能区,在这种情况下,组网观测能监测到不同区域的数据。

“想要把温室气体算准,那么我们的监测点就要够密,但是有的仪器成本高达上百万元。根据需求,我们尝试研发出了成本相对低、精度测量准的仪器。”肖薇分享了一个理念,科学家的需求一直在挑战仪器发展的极限,科学引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一直都觉得坚持做一个方面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从本科阶段我就一直主攻应用气象学的研究,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将它做到极致,那他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记者江瑜张安琪李都何洁王怀艳孔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