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儿医专家给出“开学调适指南”

假期结束如何帮孩子“收心”?

儿医专家给出“开学调适指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讯员于露露

开学在即,不少孩子还沉浸在寒假的快乐中,散漫的假期生活也留下了不少“坏习惯”。晚不睡、早不起,三餐进食不定时;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假期作业没完成而焦虑,情绪波动大……面对这些情况,家长们该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及早进入学习状态呢?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医师黄懿钖为家长和孩子开出一份“开学调适指南”。

作息混乱,保证固定时间起床

放假期间,睡懒觉成了最大的“福利”。“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好不容易放个假,想睡就多睡会儿吧,便纵容孩子睡懒觉。偶尔熬夜、睡懒觉不是大问题,但天天如此就不行了。”专家解释,“一方面,造成三餐进食时间不规律,影响正常的身心发育;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无法合理安排和实施假期的学习生活计划。更重要的是,开学时孩子很难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影响入学后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

面对已经出现的作息紊乱,该如何调整?专家建议:“每天不管多晚睡觉,保证固定时间起床;晚上睡前不做让孩子兴奋的事,比如看电视、玩游戏;安排恰当的入睡前常规活动,提倡关灯睡觉。另外,对于因入睡困难而晚睡的孩子,午睡时间不能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让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恢复与学校一致。”

拖延加剧,尝试“番茄时钟法”

散漫的假期生活,也导致拖延症加剧。“孩子的拖延源于对大量学习任务的恐惧,家长可尝试‘番茄时钟法’管理写作业的时间,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完成任务的当下,对自己每一次高效完成任务予以小奖励,以此让孩子的学习更有自主性和动力。”专家表示。

专家建议,根据孩子平时写作业的注意力集中维持情况,把每天需要完成的作业分解成恰当的时间段去完成。“例如,小学生可把写作业的整体时间分解为单次15—2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孩子集中精力写作业,到达规定时间休息5分钟,完成即可得到一个‘番茄’贴纸奖励。要注意的是,即便作业没有按期完成,到达规定时间时也要休息。随后继续下一个阶段,当得到4个‘番茄’后,休息20分钟左右。”

依赖电子产品,家长陪伴互动更重要

每逢假期,尤其是春节,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和时间有所增加。专家表示,帮助孩子逐渐减少使用电子产品,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

“家长要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家休息时选择多种休闲娱乐活动,选择纸质书籍,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尽量少用手机。陪伴儿童时应放下手机,投入与孩子的互动活动中,比如一起做游戏、读绘本,逛博物馆、动物园时引导孩子更好地观察和体验。”专家建议,“通过亲子游戏互动,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空闲时间除了玩手机,还有更多有趣的事可做。而当孩子需要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时,提前约定使用条件和时间,并在执行约定时前后一致,全家态度一致,不随意妥协。”

情绪波动大,切勿急于批评指责

临近开学,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会出现一些“焦虑”情绪。“放假期间孩子与父母接触时间长,加剧亲子冲突。当孩子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先充分听取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再共同探讨作为家长的考虑和原因,该考虑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以及如何做、如何解决会更好。这样的沟通方法,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专家建议,当发现孩子“焦虑”时,“家长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而过分批评指责,应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包容,认同孩子的压力和情绪,共同面对问题,引导积极情绪,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通过以上调整,孩子症状长时间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专家建议家长可带孩子到医院的心理行为门诊就诊。

关键词: 帮助孩子 规定时间 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