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高淳743个互助“睦邻点”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高淳743个互助“睦邻点”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江苏南京:一村一站点 养老不离村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童素芳


(相关资料图)

“哈哈,将军,没招了吧!”8月17日下午3点左右,南京高淳区阳江镇潦田村100多平方米的睦邻点内热闹非凡,老人们或摆开棋盘对弈,或看电视闲坐聊天,一幅其乐融融的幸福景象。

不离乡邻、不离乡土,是大多数农村老人都有的养老情结。在高淳,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5.5%,老龄化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其中农村老人占全区老年人口的90%以上。如何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让农村老人享受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记者近日走进高淳区广大农村进行了实地探访。

“我的养老不离村”

8月17日上午10时许,位于高淳区固城街道殷家岗自然村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活动室内,74岁的村民王恒昌正兴致勃勃地观看电视节目越剧《碧玉簪》,看到兴起,还不时附和着哼唱几声。

“这里既是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也是我们村上的睦邻点,每天我都会来这里,和老伙计们打打牌、听听戏,或者在健身室锻炼身体,惬意得很。”王恒昌告诉记者,“以往身边不少老朋友被子女接到城里,但是没过多久就回来了,你看,村里空气多好,周围还都是熟人,孩子们即使叫我去外面我也不愿意,反正我的养老绝对不离村。”

养老不离家,老人生活舒心,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并高度认可这种家门口的养老生活。据悉,自2021年开始,高淳区以打造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为抓手,积极探索具有高淳特色的“时间银行+睦邻点”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路径,构建起“一村一站、一庄一点”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网络,满足农村老人“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土、不离乡情”的养老情结,破解农村养老困局。

“‘一村一站’指的是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一庄一点’就是每个自然村庄有一个睦邻点。”高淳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刘小良介绍,互助养老睦邻点依托行政村、自然村等,整合村公共服务设施、闲置用房资源,因地制宜进行改扩建,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娱活动、助餐助浴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服务。

为了更好开展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高淳先后制定下发《南京市高淳区关于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补助办法》等文件,进一步规范睦邻点建设标准,并每年给每个睦邻点建设运营补贴及配备“银发顾问”的服务补贴不低于3600元。

一系列举措推动了睦邻点的蓬勃发展,打通了服务老年人的“最后100米”,截至目前,高淳区利用乡村闲置校舍、富余民房等资源,建成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743个,服务半径覆盖辖区所有农村自然村庄。

“小老人”服务“老老人”

“老姐姐,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啊?早饭想吃点啥,我马上来做。”早上8点不到,68岁的阳江镇张家沟村民张美头就来到隔壁91岁的村民赵洋美家中,快速打扫卫生,然后准备给老人做早饭。

“大家都是邻居,我年纪小一些,看到年纪大的,想着能帮一点算一点。”张美头作为村里睦邻点的志愿者,还签署了一份睦邻点结对帮扶协议书,为隔壁独居在家的赵洋美老人提供志愿帮扶。“平时美头来我这里帮做做饭、买买东西、打扫卫生,最主要能陪我聊聊天,真的是太感谢她了。”说起张美头,赵洋美老人赞不绝口。

在高淳农村,这种“小老人”服务“老老人”已成为一种潮流。“睦邻点”的打造不仅让村里老人有了更多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邻里和谐互助。原来,高淳区在互助养老服务建设的路上,推出“邻里守望”村民自治机制,利用睦邻点,鼓励老年人相互支持,通过加强日常沟通交流方式建立良好关系,并组织邻里老年人结成帮扶对子,由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失能老人服务,并对提供帮扶者实行积分制,成为其未来接受养老服务的时间资本。

正是通过睦邻点建设,高淳区实施“千万行动”,即在建成服务半径全覆盖的近千个睦邻点基础上,开展万名低龄活力老年人、农村留守妇女、志愿者“结对”助老,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志愿者,并依托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建设,将全区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志愿互助服务统一纳入“时间银行”管理,实现区域志愿服务全覆盖。

高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睦邻点提倡“银发顾问”带领低龄老人参与志愿服务,通过结对走访、帮扶,让高龄老人得到陪伴和关爱,睦邻点成为老人们充满幸福的“爱的家园”。

让“养老”变“享老”

热气腾腾的菜品,宽敞明亮的餐厅……中午时分,在淳溪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厨房,老人们一边聊着天,一边吃着饭菜,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这里不仅吃饭方便,餐品还丰富,比自己做的好多了。”可口的饭菜、周到的服务让76岁的赵称心老人赞不绝口。

记者了解到,淳溪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厨房今年4月份开始运行,为辖区8个睦邻助餐点提供配餐服务,每天配餐量达300份左右,并为20多位高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同时此处也作为一个睦邻助餐点提供午餐和晚餐,每天有五六十位老人前来就餐,每餐配两荤两素一汤。

像淳溪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厨房这样的助餐点是高淳丰富睦邻点养老供给的一个生动写照。刘小良介绍,除了日常居家养老服务外,目前,全区104个行政村都设立了“家门口”的助餐点,辐射全部“睦邻点”助餐需求,“基于农村老人的经济能力,我们采取区、镇街、村各补贴一部分的方式,每位老人一餐平均仅约需3元。”

与此同时,为满足不同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高淳区从搭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优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等多方面发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区养老服务从“老有所养”向“品质养老”迈进,让“养老”变成“享老”。

其中,高淳在全市率先完成镇街敬老院公办民营化率100%,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开展社会化运营,推动养老机构专业化发展;同时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各养老服务设计提档升级,目前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四级养老机构1个、三级1个,全区8家农村敬老院均达到二级以上并建成符合省定标准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优势互补。

南京高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继续深化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新模式,打造完成15个省级示范性互助养老睦邻点,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展现农村互助养老的新面貌,最终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淳享互助”养老服务创新模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