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焦:新春走基层丨驻村“第一书记”忙年不停歇

忙慰问,忙送健康,忙修路

驻村“第一书记”忙年不停歇


(资料图片)

“茆老,今年在哪过?慰问金已打到账户。”“这个当家塘,年后再加把力就能做好。”春节临近,南京市建委派驻到南京六合区竹镇镇乌石村的“第一书记”李海生最近也在“忙年”:忙着慰问困难户、高龄老人、军属,忙着把好健康门,忙村里的建设大事……

69岁的茆元朝,儿子在东北当兵春节不返乡。1月19日,李海生与村副书记、网格员带着春联和慰问品登门看望。“大儿子今年不回家,小儿子明天来接我,到江宁过年。”茆元朝说。在他身后,一张大红奖状格外显眼。李海生指着奖状告诉记者:“他大儿子荣立了二等功,村里敲锣打鼓给送过来的。当时村民们都来祝贺,热闹得很。”

“我们村条件不好,李书记来了之后,干了不少事,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老党员茆元朝拉着李海生的手,称赞着。“今年的慰问金,已经打到账户,收到了吧?”“收到了,谢谢组织的关心。”茆元朝回答。“村委会门前的红色广场建好了,有空去走走,里面还有健身器材。”“好的,你们又为村民做了一件好事。”

由于乌石村经济薄弱,南京市建委派驻“第一书记”任职后,持续关注该村的帮扶与发展。“上周单位石平府总工带队了解我驻点以来的工作情况,并慰问困难群众。”李海生介绍,了解困难后,市建委机关党委随后拨出款项,他和村同事逐一将慰问款发至36户困难家庭。

近期,一些在外上学和上班的村民陆续返乡。村内将41户五保户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启动“五包一”工作机制,即村干部、民警、村医、网格员、志愿者(生产组长)5个人负责一个老人。李海生定期查看村卫生室药品储存和就诊村民的情况,并与村医、网格员等走村串户,发放应急联系电话和防疫手册,提醒老人减少拜年活动,做好防护。“我们跟亲戚都说好了,今年不走动了。”李崇年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尚未“阳”,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村医电话,“春节期间5名村医24小时随时待命。”

任职一年来,李海生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春夏期间的持续干旱:一个个小水塘干了,两个大水库也基本见底。李海生与同事24小时轮流守在水库边抽水、引水、浇田保稻,每个人都晒得黝黑。“站在干旱的水库底我就在思考,淤泥的增多会使蓄水减少,应该把清淤列上日程。”几个月时间,李海生不断与水利部门沟通,并寻求“娘家”市建委的支持,成功将第一块重点农村当家塘列入2022年改造计划。

如今,水塘底部正在清淤并筑牢护坡,计划3月前后完工。水塘边的路坑坑洼洼,在李海生的争取下,也一并纳入了拓宽改造。“要想富先修路,李书记是城建系统的人,这件事抓得好。”承包水塘养鱼的李伟世告诉记者,水塘清淤让他的承包风险大大降低,道路的维修也为运输和吸引城里人垂钓体验农趣创造了条件。

“李书记刚到村里,我就提到这条路,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落实。”乌石村书记林长龙感慨,李书记兑现了承诺,改造广场、维修道路、兴修水利,是当之无愧的“城建书记”。

走在村内,一条条黑色的沥青路,踩在脚下平坦而舒适。为了改善村内道路环境,李海生一次次往城里跑,每次往返都是近200公里。“我向单位汇报,提出改造想法,单位也非常支持。”李海生介绍,市建委拨出重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60万元,完成多条村路改造。“有南京市建委的强大支持,我在这里的工作才更为顺利,为村民办更多实事。”李海生心里正在谋划着下一步打算——为村庄主通道升级。他希望自己在两年任职期间,能完成村内80%道路的改造,让村民出行、致富的路更宽敞更通畅。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

关键词: 第一书记 南京市建委 新闻记者